本网讯(组织部通讯员 程婧 王群)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阵地”的教育思路,积极探索党员培育新模式,将业余党校作为铸魂育人的主要抓手之一,努力打造“政治、红色、实践”三个课堂,使课程“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不断开创业余党校教育新局面。
强化思想教育 抓实“政治课堂”
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业余党校培训的重中之重,突出政治理论学习的延续性、培训内容的科学性,依托二级学院党总支成立8个业余党校分校,集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理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依托“学习强国”、学校官微和业余党校“电子书架”等新媒体平台,定期组织时事政治学习,引导广大学员养成“线上自主学习”的习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业教师和优秀的党务干部中精心遴选出32名党校教师从事政治课堂教育教学,重点打造《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优良传统》《在古今比较中彰显当年青年的时代担当》《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等精品课程10余门。
用好红色资源 盘活“红色课堂”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开展系统化、生动化、特色化的教学活动,进一步丰富学员教育载体,扩大受众范围。创新精品红色课程,依托中共浙南一大会址、瑞安国旗教育馆、永嘉红十三军教育基地等本地红色资源,推行“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线上”组织学员收看音乐微党课、红色电影,“线下”组建师生宣讲队伍,分群体、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宣讲;录制“红色微党课”10余个,着力打造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的“党史教材”。深入挖掘红色革命人物,将革命英烈的故事和精神转化为教育“活教材”。创新“现场教学+情景再现+体验互动”红色教育新模式,通过聆听红色故事、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交流心得体会等方式,实现教学“零距离”,推动红色教育入脑入心。
突出知行合一 办好“实践课堂”
强化劳动教育,以“课堂+阵地+实践”的模式,将劳动教育与党史学习、与主题党日活动、与顶岗实习、与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结合起来,深化“三为服务”等实践活动,引导党校学员参与社区报到、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搭建实践锻炼平台,破解业余党校培训过程中理论和现实脱节的问题。党校学员在革命纪念馆的讲解中体会“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在基层企业锻炼中体会“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会“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在创建文明城市中体会“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等,有效解决培养过程中实践不足、认识不深的问题。
“三个课堂”实施以来,学校业余党校教育管理开辟了新道路、取得了新成绩,广大学员纷纷表示“三个课堂”将刚性要求与弹性空间相结合,对学员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培育管理,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