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 《台州日报》病榻少年的工程师之梦
  • 作者:  编辑:  来源:   浏览:8075   时间:2015年08月05日
  •    (2015年8月5日《台州日报》报道)

         本报记者陈俏超 本报实习生於一影 周子凝文/摄

      仙居县人民医院住院部九楼,21号病床上,躺着一个清秀少年,此刻高烧39度。

      他患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恶性肿瘤,因化疗,已剃去了全部头发。他的左脚脚踝处包着黑色膏药,这里是他最初发现身体异样的地方,如今已溃烂至骨髓,每天如针刺般疼痛。

      “昨晚一夜没睡好,闭上眼睛是痛,睁开眼睛也是痛。”少年叫吴旭浩,今年21岁,他紧了一下眉头,安慰似的又补充了一句,“没关系的。”

      当梦想遭遇厄运

      2014年9月,吴旭浩考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梦想通过努力成为一名工程师。这个梦想,从小就在吴旭浩脑子里萌生。家里条件不好,他学习特别刻苦,希望有朝一日强大起来,赚钱养家。

      去年年底,吴旭浩发现左脚脚踝处溃烂,一时以为蚊虫叮咬引起,并没在意,后来溃烂愈发严重,发痒难忍,去校医检查,开了药也不见好。吴旭浩从不在父母面前说身体不舒服,为了节约学习时间,头疼脑热也都是下了课去医院看,从不请假。这次病痛来袭,他也习惯性选择了沉默。

      直到今年3月,舅舅发现侄子走路样子有些不对劲,一再追问,他才说溃烂有些时间了。家人马上将他送到台州医院检查。

      3月27日,吴旭浩诊断出患有淋巴癌。全家人懵了。

      4月8日,吴旭浩转入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恶性肿瘤。

      接下来,吴旭浩马上进行了第一次化疗。腹胀、犯困、没有食欲,但他一直告诉家人“我没事”。

      6月24日,吴旭浩来到杭州进行第二次化疗,这一次,他瘦了20斤,母亲陈海娥看着日渐消瘦的儿子心疼不已,他也忍受着脚上每天如针般的刺痛,从不流泪,只说“我没事的”。

      第三次化疗时间在7月中旬,因杭州方面医院床位紧张,吴旭浩只能暂时回到仙居。在家里住了两天,就开始发高烧,不打点滴退不下去,一家人又只能将吴旭浩送进仙居县人民医院,守着他。

      躺在病床上,吴旭浩不甘心。“同学们都在暑假出去实习锻炼了,我却躺在床上,什么也做不了。”这是他最大的心结,也是他最脆弱的地方。

      吴旭浩说,本来上学期期末专业分流,机械系的学生可从机械设计、液压和营销三个方面选一个,但他去不了。“我考虑过,专业选定跟今后的就业关系会很密切。我不擅长与人交流,更喜欢钻研型的,所以打算选择机械设计和液压,同时修两个专业,以后出去工作也能更多些技术筹码。”吴旭浩说,“我想当工程师。”

      刚生病住院那会儿,吴旭浩让同学把书本寄到医院,身体稍微好点就拿起书来看。他说好歹自学一些,免得到时跟不上学校课程的进度。他想回校上课的愿望非常强烈。

      姜瑜是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他告诉记者,吴旭浩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他知道上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在学校专业学习时加倍刻苦,第一学期的期末成绩在全班第六名,而且以全班第一的成绩通过了英语Pretco-A等级考试。吴旭浩十分上进,参加业余党校学习已经顺利结业。

      想撑起这个家,却成了家里的负担

      1994年9月,吴旭浩出生在仙居县淡竹乡小源村下芦自然村的一个家庭,房子是爷爷那一代建的老房子,父亲靠给人打零工拉砂石赚钱养家,一个月1500元左右的收入,母亲没有工作,家中还有一个因先天弱智丧失劳动力的姐姐。

      家中经济拮据,吴旭浩上大学的7000元学费也是靠舅舅帮助。他从小就想赶快长大,撑起这个家。

      吴旭浩生病后,全家人把重心放在借钱、治病上,家庭已经没有了收入,而跟亲戚、朋友借来的钱也已经花得差不多了。目前,吴旭浩治疗已经花去近14万元。

      大学老师姜瑜告诉记者,学校方面在积极帮助筹钱,6月初,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和隔壁学校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筹集了约十五六万元钱,已经送到吴旭浩手上。同时,姜瑜联系了温州方面的媒体,希望通过社会力量帮助他。

      吴旭浩下一次的化疗费用可以解决,但是后续的第四次、第五次化疗,以及骨髓移植的巨额费用该怎么办?父亲吴青华只是摇头。而反复发烧导致神情恍惚的吴旭浩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同学们都在企业里实习、学技术,我却一天到晚呆在这里,还给家里添负担。”

      8月1日,吴旭浩回到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去其他医院再看看。“因为两次化疗后情况不见好,早上抓了中药,准备下午去浙二医院看看。”8月4日中午,吴旭浩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吴青华告诉记者,要根治吴旭浩的病,最好的方式还是进行骨髓移植,医生建议他们在做化疗的同时,寻找有相匹配的骨髓。“但即便找到了,骨髓移植又是一笔巨额花费,如果术后出现不良反应,花费还要多,家里没有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吴青华说。

      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如果有能力、愿意帮助有梦想的少年吴旭浩,可以拨打本报热线88516063、88516886,或将爱心款打入吴旭浩的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卡账户6228581099010525442。

        相关链接:http://paper.taizhou.com.cn/tzrb/html/2015-08/05/content_634901.htm


备案号:浙ICP备06027531号/经营许可证号: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9号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