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日前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要求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改革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把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学习工厂”。
在顶层设计完善、机制设计合理、创新要素齐备之后,需要全新的底层架构来承载创新资源的流动共享,推动创新生态的演化升级。
打造新时代的教育强区
在第六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IFIE)“智慧学习工场:打造区域创新生态体系新引擎”分论坛上,多位智慧学习工场实验相关领域的嘉宾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对智慧学习工场建设与创新生态构建的认识和思考,探讨如何将智慧学习工场打造成为创新发展新引擎。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罗虎做题为《推动教育形态变革实验,打造新时代教育强区》的报告。罗虎表示,九龙坡区在全国教育大会之后,提出要打造新时代的教育强区,从三个方面推进深度产教融合。一是以产业园区为形态依托;二是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为路径,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点与连接点,更是在国家两大战略中的交通枢纽、内陆开放高地以及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上;三是以大数据智能化产业为切入点,系统整体的推进产教融合。
推动知识、技术、产品与企业深度融合
芬兰萨洛市市长Lauri Inna在报告《萨洛物联网园区与智慧城市建设》中提到,利用智能化的创新前沿科技技术,通过创新平台和大学、产业界合作,在思想上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让高等教育与产业行业通力合作,培养一流的人才,研发优秀的技术。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员常务副院长李春安做题为《三元耦合聚变区域创新生态》的报告,他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通过设立基金、协同创新中心,在实践中设计和依托三元耦合机制,推动知识、技术、产品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构建产业链的新方法。
全球高端人才在此培养
世界名校(中国)未来教育科技创新研发基地筹建处 副主任常炳国教授,在《汇聚全球创新要素,打造区域创新引擎》报告中,从打造世界名校的聚集效应,构建技术创新的应用中心,建立全球高端人才院,积极搭建和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论坛四个方面介绍了建设未来大学城和打造世界名校创新港的实践路径。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方益权做题为《创新创业工场——点燃创新火种》的报告,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一套独到的培养体系:“2+1”的人才创新中心。2年学习专业,1年转入创新创业学院,获得三类(创业课程学分、新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学分、新技术应用转化学分)学分,最后可以获得总的学分。在这个创新创业导向下,学生取得比较好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教育资源进行平台化整合
江苏教育大数据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粤港澳工业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余文华在《对接创新要素、构建创新链条——教育桥引智汇聚创新资源》中介绍了利用大数据思维,将教育资源进行平台化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案例,展示了教育桥在学校对外开放和教学资源共享方面起到的双催化作用。
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林波做题为《机制设计激活高校知识成果转化》的报告,介绍了其在产学研市场化探索方面的实践。他认为,高校成果转化所面临的问题是缺少平台,导致市场牵引不足,所以,专业的市场化机构团队在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端对话】:贡献智慧学习工场建设智慧
在对话环节,来自高校、企业的多位嘉宾们,围绕智慧学习工场: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这一主题,展开了充分的沟通与讨论。贡献思路,碰撞思想,共同交流智慧学习工场建设和创新生态构建方面的经验和想法。
枣庄学院副院长明清河、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副院长陈美华、武昌工学院董事、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汉霞、江苏省教育大数据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余文华、安世亚太战略合作部总经理邢军分别从构建多学科、多行业要素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以人才培养推动传统行业转型、智慧学习工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行业创新生态的关键节点和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各抒己见。最终专家们一致认为,智慧学习工场作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战略载体,是政产学研用、要素流动共享的底层构架,是协同育人、协同科研、协同创新的关键节点,也是实现以创新驱动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GoUetgSvGaTjuBtYSdD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