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温州教育喜事连连:
7天前,温州大学成功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至此,我市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数量跃升为全省第二;
上周六,温州肯恩大学迎来办学10周年庆祝大会,学校国际化办学成果丰硕,多项国际化指标稳居全省前列,在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上升28位,成为中国排名上升最快的大学之一……
温州高等教育“高峰”耸立。置身“高峰”眺望,瓯越大地上连片的“教育高地”正在加速崛起。
把视线拉到今年9月,温州市庆祝第37个教师节大会召开。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出重视教育的鲜明信号——要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在促进共同富裕的大场景、落实“双减”工作的大背景中谋划,推动温州教育质量提升、公平优质,举全市之力打造教育高地、打响“学在温州”品牌,为“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打下坚实基础。
从喜人的金秋,到暖阳下的初冬,尊师重教在瓯越大地蔚然成风,教育事业发展加速迈出坚实步伐,奋力开拓一条奔向“教育高地”的温州通途。
高标谋划 下好教育事业“一盘大棋” “提升城市竞争力,教育是关键要素;实现高质量发展,教育是内生动力”。
温州自古就有“读可荣身、勤可致富”的传家古训,涌现出一批享誉海内外的思想家、教育家、数学家。
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温州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未来”的意识,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出台实施未来教育、教育现代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等一系列重磅政策举措,从一项项机制改起,从一件件实事办起,从一所所学校抓起,坚定不移扬优势、补短板、提质量,推动温州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一批历史性、突破性、引领性的佳绩。
教育兴,则城市兴。紧锣密鼓、求真务实的周密部署吹响“进军号”——
随着全市基础教育发展大会、全市教育大会等大会召开,温州教育事业立起“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水平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的总目标,出台近10份重量级政策文件,为走好教育这盘“大棋”谋篇布局。
置身大局,凸显特色,举全市之力紧密推进——
财政向教育重磅投入,近三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收入达到574.4亿元,人均教育经费投入从全省落后跃居全省前列;审议通过教师“礼遇优待”20条,提高瓯越领军教师年度贡献奖,总奖励资金较当前翻了一番,政策出台后将增加到3500万元。
乘着打造共同富裕市域样板的东风,“大建大美”赋能“教育共富”结出新的成果:据最新统计,近三年全市累计完工新改扩建中小学项目258个,新增校舍面积348万平方米,增量居全省第二;义务教育学校“改薄”项目数、投资额均居全省第一。
着眼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市教育局扛起“龙头”使命,引领推动全市教育领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总体水平迎头赶上,高考成绩连年攀升,作为全省唯一地级市入选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和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十大创建名单。
聚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温州构建全面跃升的院校矩阵,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挂牌,温州大学成功迈进省重点建设高校行列,温州理工学院成功转设创办,温州肯恩大学硕博教育稳步开展,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全国“双高”步伐加快……
一张张“成绩单”,承载着温州对教育优质均衡的追求,用情书写“办好人民满意、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教育”的厚重答卷。
高峰耸立 舞动高等教育发展龙头” 时间:2021年11月16日;坐标:大罗山麓,温州大学。一则“申博成功”的消息,让校园里洋溢着喜悦氛围。
“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这是温州大学进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行列之后的又一次标志性跨越,意味着学校已经建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体系,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迈上了崭新台阶。”温州大学党委书记谢树华说。
88年风雨洗礼,弦歌不辍。此番温州大学能够成功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与学校坚持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作为浙南闽北赣东唯一综合性大学,温州大学提出“一个定位明方向、三大目标聚人心、三项改革促发展、四大建设强内涵”的工作思路,结合自身发展和区域布局需要,明确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锚定创建浙江省重点建设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侨为特色“省部共建”高校三大目标,以“结构决定功能、人事决定动能、制度决定效能”的治理规律,硬核推进机构、人事、制度三项综合改革,以党建引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
舞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龙头,温州医科大学更是一员“大将”。锚定争创国家“双一流”高校的目标,温医大聚焦生命健康领域,走出了一条以眼视光学、药学为突破口打造优势特色学科,再以特色学科辐射和反哺其他学科的发展之路。目前,学校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位列浙江省省属高校第一位,还实现了本土院士、海外院士、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的突破,成功跻身全国独立建制高等医学院校第一方阵。
伴随着温医大与世界百强名校阿尔伯塔大学的合作携手,温医大阿尔伯塔学院正式启动,让温州高等教育再一次迎来“高光时刻”。作为全国首个聚焦临床医学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阿尔伯塔学院高扬改革风帆,在医学教育模式和管理机制上求索创新,努力打造中加医学教育合作典范。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远眺大学城,温州肯恩大学亦是熠熠生辉——今年是温州肯恩大学创办15周年、办学10周年,该校一步步探索成长,从第一批招录208名新生,到增设外国硕博士专业,再到如今3500余名在校生、160余名全球招聘专任教师,这里成为了中美两省州友好合作的重要成果、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再把镜头拉至东海之滨,那里同样有一颗“新星”冉冉升起。顺应全省、全市高等教育发展结构优化之势,瓯越大地诞生了这所公办本科层次大学:温州理工学院。它的设立,填补了温州没有理工类本科院校的历史空白,更巩固提升了温州作为全省三大高等教育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
高原崛起 勾画基础教育共富图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俯瞰温州“教育版图”,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再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这座城市用砥砺求索、改革创新,换来了基础教育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水涨船高”,“高峰凸显、高原崛起”的教育发展态势跃然纸上——
参天的朴树,种植着上百种中草药的百草园,是孩子们天然的乐园;曾经破败的门上,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油漆临摹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格子画;历时三年,用废弃公厕改造成了小型中医博物馆……这组镜头来自瑞安市桐浦镇中心小学,是我市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的一道风景,也是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工程的生动实践。我市出台《关于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后,吹响了打造百所乡村“小而优”学校创建的进军号。一批乡村学校在面向未来教育理念指引下,开始具备“小而美”的空间环境、“小而特”的课程体系,“小而专”的师资队伍,“小而精”的办学内涵,展现出乡村教育充满希望的未来。
为助力城乡共同发展,2021年,全市新增城乡“教共体”学校340所,数量居全省第一;选派150位中小学及学前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下沉到5个加快发展县的学校,开展为期两年的“名师送教”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助力加快发展县教育共同发展。
针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短板,温州启动建设300所“新优质学校”,为优质教育资源再加码。翻看今年成绩单,一组数据印证变化:2021年,全市投入资金5.6亿元,新改扩建公办园48所,提供公办学位数1.52万个;投入资金1.353亿元,打造温馨教室6120个。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工程”也是我市教育工作的“重头戏”。随着《教育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助力“活力温台”建设的意见》出炉,温州和台州正式启动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建设,已先后举办温台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竞赛、“双高”建设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和成立温台技工院校(产业)联盟、“非遗文化”传承职教联盟等一系列平台和载体。与此同时,瑞立集团创办的瑞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正式开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永嘉学院挂牌成立、全省地方首个高职教材建设研究中心落户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南先进装备制造业产教融合省级示范基地在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揭牌……一系列改革成果加快筑起温州职业教育创新高地。
在通往教育共富的路径上,关爱必与教育同行。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明眸皓齿”工程,聚焦儿童青少年明亮眼睛、洁白牙齿,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被选为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首。今年,我市作为全国唯一地市获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先行示范区,完成3211个教室照明改造,配置14.6万套可调节课桌椅。截至目前,已实现6次百万学生全覆盖视力普查,全市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年均下降1.28个百分点。
时空穿梭,今昔对比,从“有学上”的期许,到“上好学”的实景;从“教育大市”的定位,到“教育强市”的转变,这幅“学有所教、人人出彩”的画卷正在瓯越大地上徐徐展开。
来源:温州日报
相关链接:http://www.wzrb.com.cn/article1101686sho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