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温州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区和民营经济发祥地,始终坚持职业教育和民营经济融合发展。2020年底,“温台职教高地”建设被列入省部级共建项目后,温州先后出台《市本级公办中职学校社会服务奖励机制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在温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工作意见》,正在研制《温州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实施办法》《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指导意见》等文件。这些创新政策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产教融合政策环境的优化,对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新动能,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全省、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浙江方案”“温州样本”。
“十三五”以来,温州对中职学校迁扩建(改建)工程累计投入60亿元以上,建成9所中职学校新校区,夯实了职业教育新基础;高职院校提升硬件,在建设方面投入约30.72亿元;通过“名企办名校”“名企办名专业”“民营托管”形成了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新格局;充分发挥在温高职院校优势,创新“产教融合、中高一体”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高技能人才。近三年建成“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国家级2个,省级25个;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1所,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1所;“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支,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支、协同创新中心4个、生产性实训基地8个。全市职业院校与1731家民营企业、82个行业协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2021年度科技成果转化100多项,开展职业培训23万余人次,与民营企业技术需求端无缝对接。
作为职教高质量发展的“重棋”落子之地,温州正乘风而上,全力打造职教惠企新生态,服务“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建设。
多元融合,创新发展
打造新财经人才摇篮
“这次的产品很适合我们的客户群体,直播半小时,销量就达到了300多单……”近日,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与温州市安全应急产业协会后勤保障分会开展合作,通过学校“财小当”直播平台销售温州、新疆拜城和四川阿坝州的农副产品,共启直播助农、助力共富之路。
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是温州市唯一一所财经商贸类专门化学校,办学30多年,培养了近20万财经商贸类人才。
学校会计专业是省级中职高水平专业,积极创新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引入浙江华明、致同等地方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依托高校、行业等专家顾问团队,共建共享会计工场,为温州民营小微企业提供代理记账、财务咨询和税务政策解读等服务,帮助小微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也让师生在实战中提升专业技能,实现学用无缝对接。学校依托共享会计工场,还积极开发《电商税法》《财商教育》等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校本教材和“业财一体”“金税财务应用”等“1+X”技能证书资源库,让教育教学紧跟财会、电商人才需求前沿。
如果说“共享会计工场”是学校培养模式改革的“练兵场”,那么数字财经产业学院则是学校撬动办学机制改革下的一步“大棋”。目前,学校正积极对接中联集团,“混合”共建集“真实项目、教学实训、社会培训、职业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学院,打造“名企办名专业”新范式。同时,校企筹划共建“会计大数据平台”,将专业布点、人才需求、课程学习、校企互动等信息功能一网统揽,让产教融合之路走得更实更远……
此外,学校还积极传承“千年商港”地域文化,打造“创业梦工厂”、匠师课堂、现代职业人实践周等载体,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培育新一代温商、瓯匠。正如戴剑锋校长所说,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变革求发展,奋力打造“活力温台”职教高地窗口学校和新时代高素质财经人才摇篮。 (杨光炜)
适应需求,多方共建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5月14日,乐清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浙江安防技术职业学院、浙江云谷数据有限公司签订了“名企办名专业”战略合作协议,依托三方力量共建“浙江云谷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率先探索“新型产业技术大学”办学形式。五年一贯制“浙江云谷班”里,将为温台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培养新一代的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能够熟练运用数字技术的数字工匠,为温台经济助力。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成为社会共识。这是新时代为“技能成才”创造的机遇。
近年来,乐清职中坚持开放融合办学,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同制定育人方案,共建基地,共建课程,共育师资,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与乐清第一代优秀民营企业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结为校企合作共同体,协同培育符合企业需要的财会人才,学校会计事务专业近年培养的优秀毕业生进入当地多家知名民营企业任职,其中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重要财务岗位上就有多名该校毕业生。
黄杨木雕专业2019级学生翁若惜,是该校首批与乐清市木主木雕公司合作培养的学生之一,也是首届“未来之星”大师(高公博)学习班学员,在乐清市、温州市艺术节、技能节中多次夺得一等奖。出色的履历,使他获得温州市优秀学生、温州市中学生研学夏令营优秀营员等荣誉称号,并成功入选2020年温州市“新温商·新瓯匠”人才培养计划。
汽修专业2018届五名毕业生金琦瀚、孙张哲、邵旭晨、姜小龙、胡庆阳,毕业当年一起创办了乐清市乐创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并于2021年开出另一家分店。现在,两家汽修厂成为了学校汽修实践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最佳的实操条件。
乐清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努力践行职业教育为地方产业提供大量技术人才的实践,为产业升级储备人力资源和智力成本,推进新动能加快壮大,促进青年技能成才、技能致富,让每个人都有出彩机会,从而助推共同富裕。
中高职一体育人
实现人才培养精准对接
本学期,永嘉县职业教育中心34位2019 级机械加工制造专业学生,借助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渠道,进入伯特利、保一、特技、宣达、方正5家当地阀门企业顶岗实习;中高职导师则陪同下企业挂职,持续跟踪、帮扶指导。
作为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窗口学校,学校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精准助力永嘉阀门、农创等支柱产业发展,走出了产教融合、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永嘉县职业教育中心(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永嘉中等职业学校)是永嘉县人民政府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的全国首个“共享、共生、共融”的中高职一体化公办学校。
“中高职一体化办学不仅是空间上的共享,更是资源的共建和理念的融合。”该校王培忠校长介绍说。依托“1+3+1”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学校精准对接泵阀、鞋服、教玩具等地方支柱产业,打造了智能制造、智慧营销、文化创意三大专业群,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留得住的高质量人才。该校机械专业“超达班”,班级部分学生为山区贫困家庭定向招收,入校即与超达阀门集团签订协议,假期进企业带薪顶岗实习,底薪不低于3500元。表现优异的学生,在大学阶段有机会获得“超达奖学金”,毕业后正式入职超达,初期年薪可达六七万元,有力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更改变了个人命运。
学校以产教融合项目化为路径,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企业需求侧精准对接。阀门基础件加工项目——金工匠坊,根据企业供应商的程序和要求,将来样加工、来图加工引入学习实践。零件测绘、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学科知识的运用,工学结合,接受企业质检验收。职教助农项目——寻味楠溪直播创业基地,学生参与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短视频制作、直播运营、客户服务等全过程,助力永嘉山区特色农产品销售。2020级市场营销班学生尹欢,家境并不富裕的她现已能独立进行整套直播操作,还成了高一段直播社团的小导师。 (肖鹏)
山海同盟谋共富
校企共进赋新能
近年来,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先后派遣了技能大师洪振雪、教学名师叶盛等远赴新疆拜城职业学校,建立“汽修技能大师工作室”,助力当地打造高质量职教人才队伍。
作为国家重点学校、国家示范学校,温州职专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先后结对新疆拜城职业学校、市域龙港职专、瑞立职校等,在专业指导、师资培养、课程建设、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形成了“跨省际、越地市”的示范辐射网络,谱写中西部共发展、公办民办同进步的“职教共富”新篇章。
通过“班班通”等实时在线课堂,温州职专与拜城职校开通线上空间,实现拜城职校与温职专同步教学,三年来参与学生8000人次;利用温职专“一职猫”学生创业平台,帮助新疆的学生销售家里的土特产,既开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经贸类专业水平以及创业意识,也实现对新疆拜城学生精准帮扶。
在当地,学校与龙港市职业中专建立了“1+1” 办学联盟,与瑞立集团旗下的瑞立职业学校开展“名校带新校、公校带民校”专项帮扶活动,帮扶项目达30余项,帮助民办职校快速提升办学水平,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温职专汽修专业在“产教融合联盟”基础上,联合温州市和仕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了“新瓯匠,新温商”教育实践基地;电商、物联网、机电等专业学部陆续开展产教联盟合作,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紧密与产业结合,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助推温州经济发展。学校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设了焊工、制冷设备维修工、电工、钳工等职业培训项目,年均培训人数达2.3万多人次。另外,学校建设了线上培训资源库,开放了物联网技术应用等工种100多个课程,供企业学员在线学习。
近三年,学校还举办了市、区级职业技能大赛十余场,带动约3000余名技能人才岗位大练兵,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评、以赛促建”的完整链式服务体系,为区域实现共同富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产教融合新探索
产业发展新动能
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教育集团学校中高职一体化成果《“校企双元 中高一体”中高职现代学徒制贯通培养模式创新》荣获2021年浙江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入选2022年浙江省学徒制典型案例;该校电子专业学生荣获2020年浙江省中职职业技能大赛分布式光伏系统装调与运维赛项一等奖。
能够在职教探索中脱颖而出,源于瑞安职业中专作为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浙江省中职名校,创新“中高职一体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创新现代学徒制与中高职贯通的“双位一体”培养模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7年,学校在电子专业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开展电子专业现代学徒制高职、中职和企业联合招生招工,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地方知名企业共同建立协同机制,中职、高职和企业全过程融合,实施双向选择的“先招生、后招徒、再招工”学徒培养模式,学生在第三学年进行分流,可选择“中职+就业”或“中职+高职+就业”。浙江万松电器有限公司就是该校校企联盟的重要伙伴,企业与学校共同成功申报了省级产教融合项目《中高职贯通的智能电器新工匠现代学徒制培养联盟》。通过校企共同培养,瑞安职中的不少毕业生成了万松电器的骨干力量,其中电子专业毕业生陈崇成现已成长为该公司副总经理,负责技术研发,还有多名学生担任生产、销售、研发等重要岗位中层管理人员。
多年来,学校立足办学传统和办学实际,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学校创新提出并实践了“543”校企合作模式,即五方联动的校企合作框架,政府主导、工商联协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通过这样的校企持续深入合作,该校建立了企业基层人才培训、学生校外实习就业和教师能力提升三大基地,构建起实训室建设平台、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平台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平台,有力支撑了当地产业发展升级的人才需求。
聚焦高质量育人
谱写共富新篇章
2021年,3个2017届温州护士学校毕业生会师全国大学生护理技能大赛,并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的佳绩,这3位同学因此直接进入三甲医院工作,其中陈蕾蕾同学进入浙大附属四院工作,她感慨,“正是在温州护士学校练就的技能基本功,才让我到大学绽放光彩,才有今天的发展机会”。
温州护校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狠抓育人质量,大力推进三教改革,深度融入信息技术,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大跃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幅提高:学校职教高考专业技能科目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学生本科上线人数连续3年全省前十;进入大学的新生体质健康提升显著,德智体技全面发展,实现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学校因此在行业内享有优秀的办学声誉,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非常认可。近几年,该校90%以上的毕业生实现继续深造,学习后劲十足。2018届毕业生麻巧燕,凭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精湛的技能,高职毕业仅4个月,年仅21岁的她就担任了有210张床位的龙湾康怡养老院院长,成为温州最年轻的养老院院长。2018届的奉宗涛同学,升入大学后,今年考上食品质量和安全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
根据温州护校近几年数据统计,自2018年来,学校升入大学的毕业生,95%在大学毕业后回温就业,其中对口就业的比例在95%以上,且多数学生均在医疗机构、养老护理机构对口就业,薪资待遇较为优厚。该校负责人说,知识改变命运并不是简单口号,如何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高质量创业,从而提升经济收入,蕴育职业教育推动共富新动能,这是我们职业教育必须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