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不难
  • 作者:  编辑:  来源:   浏览:11072   时间:2003年06月24日
  • (来自2003年6月23日《温州日报》 周朝森的报道)
    6月初以来,随着非典疫情逐趋缓和,有关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消息开始不断见之于报端,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上个星期天温大校园内举办的非典后第一次就业洽谈会却没有出现预期的火爆:原定一天的会期,到下午2点钟,只剩下两家招聘单位,仅10来名学生在咨询。
    让人不解的是,一边是大学毕业生难就业,一边是学校辛苦组织的供需见面会却受到毕业生“冷遇”。那么,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究竟怎么样?毕业生就业究竟难不难?到底难在何处?上周,记者就这些话题采访了温州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不难?
    今年是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后第一批毕业生参加就业。全国应届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比去年增加67万人。仅浙江省就有高校毕业生9.3万,比去年增长了63%,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较往年更为激烈。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温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并没有出现想象中那样的就业难题。所有接受采访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负责人都表示,毕业生就业不难。温州大学学生处处长潘玉驹在分析上周末该校举行的洽谈会为何下午早早撤摊时,认为学生大多已有就业去处是主要原因。他说,去民企、升本科、自创业及出国深造发展等多元化的方式使温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没有面临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那样的重压。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早在5月底以前就已有70%至80%落实工作,6月份不少单位向他们要毕业生,学校已无“货”可供了,其中酒店宾馆管理和工业自动化两个专业的签约率已达到100%。温州师院今年有395名非师范类毕业生进入市场就业,化工专业的签约率已达到74%,汉语言专业已有50%分别考上研究生、公务员等岗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今年基本上为每个毕业生提供了1至2个岗位让学生选择。
    大学生就业,究竟难在哪?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虽然温州高校今年毕业生就业没有想象的那样困难,可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没有签约。原因是不少人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囿于自己确定的心理预期,想谋求更好的岗位。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仍将目光锁定在城市的大企业高薪职位,不愿到中小企业或乡镇较艰苦的地方去工作。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处处长王小明告诉记者,现在大学生就业不难,但是要找一个理想的岗位,特别是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匹配的工作很难。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郑国波老师也同意这种观点。他说,今年他们学院为每名毕业生至少提供了2到3个职位信息,让学生选择。但是现在还有学生在犹豫观望。有人曾作过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80.8%,在县镇和农村就业者仅占19.2%。即便是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也有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
    “并非没有单位愿意要我,只是看中我的单位我不满意,我中意的单位竞争又很激烈。”一位仍在忙碌选择着的温大毕业生不无焦虑地说。
    就业签约率不高,背后有原因
    眼下,温州各大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记者采访时曾询问了4所高校,除了1所告诉记者已超过60%以外,其他3所均“无可奉告”。因为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各大院校的初次就业率将在招生前向社会公布。现在各大院校招生在即,不少学校把此作为招生竞争的重要“筹码”,所以大多先采取“秘而不宣”的策略。
    一位高校教师则直言,现在温州各大院校对签约率讳莫如深,主要是各校的签约率都不高,拿出来不好看。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郑国波老师则对毕业生签约率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说,现在不是学生没有找到工作以致签约率不高,而是绝大多数学生已找到工作但不愿意签约而影响了签约率。据他分析,虽然非典对毕业生就业有影响,但签约率不高主要是学生不愿意签约,想再选择一下的心理造成的。另外,教育厅要求上报初次就业率从5月30日推迟到6月30日,不少学生推延下来,没有与用工单位马上签约,也是原因之一。
备案号:浙ICP备06027531号/经营许可证号: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9号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