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 《温州都市报》全力打造高职教育“温州模式”
  • ——访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金昌
  • 作者:  编辑:  来源:   浏览:12604   时间:2007年11月28日

  • (2007年11月28日《温州都市报》报道)

    在温州民营经济氛围中,温职院充分利用本地优势,以文化联手经济,最近拿下了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国字号“名片”。在上任至今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院长丁金昌是如何带领温职院在全国近1200所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的?他的办学理念是什么?今后,他又将为温州建设一所怎样的示范性院校?

    全力打造高职教育“温州模式”
    ——访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金昌


    [访谈前言]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历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今年更是达到98.1%,毕业生的抢手带来报考情况的火爆……种种成绩都凸显了考生、家长、社会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极高的认可度。建校才9年的温职院已经进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为温州高等教育拿下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国字号“名片”。据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又被誉为高职教育的“211”工程。

      两年来,作为脚踩教学、科研、行政“三只船”的院长,丁金昌肩负着将温职院建设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重任。

      儒雅院长潇洒说“示范”

      记者早就耳闻丁院长是位风度翩翩的儒雅之士,初见面,立刻被他身上谦和的气质所吸引。谈及高职教育发展的前景、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未来,丁金昌教授侃侃而谈。他描绘了温职院发展的宏伟蓝图:要打造中国高职教育的“温州模式”,要成就中国高职教育的三个示范——

      发挥温州民营经济优势,实现校企合作共赢,使学院与民营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模式成为全国示范。

      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使学院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成为全国示范。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突出生产性实训功能,使学院“三个合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成为全国示范。

      他说,要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实施,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深化以民营经济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强化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不断增强对先进制造业,尤其轻工业的服务能力和引领、辐射作用,把温职院建设成为一所办学综合实力强、与区域经济紧密接轨、体现温州特色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依托优势提升竞争力

      记者:您一直强调温职院要做高职教育的“温州模式”,但是目前全国高职院校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温职院将如何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丁金昌(以下简称丁):在全国近1200所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单位,这是社会对温职院9年办学成绩的肯定。

      作为温州本地的一所高职院校,依托温州民营经济、服务区域民营企业是我们不动摇的办学定位,是发展和永葆活力的支撑点。温州具有发展职业教育的先天优势,本地的企业以民营为主,以中小型为主等。如何与民营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实现校企共赢,这在全国职教界都是个难题。我们就是要利用温州民营经济的优势,使我院与民营企业的合作成为全国示范,为兄弟院校提供可资学习、仿效、借鉴的经验、模式、制度。

      这种合作,不仅仅是按市场要求设专业,而是提升到通过筑巢引凤、共同经营、优势互补等方式,与企业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并形成校企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使学院成为区域民营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民营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基地和民营企业高新技术吸收转化基地。

      现在学院已经与5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成立了家具研发中心、温州模具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研发平台,重点面向中小企业,为他们提供科技服务和职工培训服务。相应地,与企业的合作也给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物质支持和智力支持。

      立足区域经济的同时,走国际化道路将是我们今后的尝试方向。我们不仅要输出一些教师,去学习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还要将国外的技术资源、教育资源引进来,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今年,学院与加拿大一流的高等技术学府——BCIT(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理工学院)顺利开展合作办学,这在学院的国际化办学中就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学生素质重在有内涵

      记者: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面对目前高校中出现的大学生素质热,您认为应如何处理两者关系?

      丁:职业素质教育应当摆在大学教育的核心地位。职业素质教育包含了高技能的培养,后者是前者的落脚点,这是学生进入职场的资本。但职业素质的培育还应包括:思想政治素养、人文素养等。必须关注学生身心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会做事,更要懂得做人,这才是办学的最主要目的。

      记者:温职院在这方面有何措施?

      丁:我认为,文化熏陶是最好的教育手段。学院利用温州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把以温州人精神为主要内涵的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行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将“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教育引入素质教育,开展永嘉学派“义利并举”文化精髓和温州人创业史的教育;开设创业文化课程,举办温商创业论坛、创业知识讲座、校友交流会,扩建大学生创业园和学生创新工作室,设立创业发展基金,开通“创业教育”网络课堂和温职院创业文化网,建立“师导生创”教育模式,编写和选用一批创业指导教材;借助校外实训基地实施创业教育等,使学院成为迸发创业激情的新舞台,使毕业生做到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基础、发展有空间。

      “三个合一”是把利器

      记者:温职院自筹建至今,9年里已经为社会输送了近万名高技能紧缺人才。作为温州人自己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您打算怎样进一步深化?

      丁:为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培养目标,我们也一直以为温州量身打造一流人才为己任。来到温职院后,除了调研,我一直在思考,办好职业教育的突破点在哪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点又是什么?高职教育毕竟不同于普通学历教育,它必须立足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就离不开实践基地这个物质载体,抓住了实践教学这个关键点,就一定能将工学结合这篇文章做好做大,也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关键。

      过去两年里,学院为基地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突出生产性实训功能。现在,温职院已经形成“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理念和模式,并初步建成三个体现“三个合一”的实训基地,今后还将向全院推广,要求每个专业都要建成一个属于自己的体现“三个合一”的实训基地,并逐步加强校内基地的内涵建设。“三个合一”已经成为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把利器,成为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法宝,成为全国实践教学模式的示范。在学做合一基地和校企合一生产性基地,学生能掌握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而且具备一定顶岗能力,在教学与研发基地,学生将锻炼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职场中实际问题的应变力。经过“三个合一”实训基地,我们培养出的是具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甚至是职场的多面手。

      一言蔽之,温职院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打造一个中国高职教育的“温州模式”。本记

      [人物介绍]

      丁金昌,男,1962年8月出生,浙江乐清人,2001年晋升为教授,现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委员。1995年~2000年任温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2000年~2006年任温州师范学院副院长,2006年6月任现职至今。

      现为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全国高师高专有机化学研究会理事长,浙江省化学会理事,浙江省第二届教学工作督查组成员,温州市第二届人民政府兼职督学。

      丁金昌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温州市突出贡献科技人才,温州市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现已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先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70多篇,大多数论文被“SCI”与“CA”摘录,获省、市科研、教学成果奖10多项,出版著作、教材5本。


    相关链接:http://dsb.66wz.com/html/2007-11/28/content_22717224.htm
备案号:浙ICP备06027531号/经营许可证号: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9号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