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 《温州日报》冷冷的天 暖暖的衣
  • ——本报记者与网友一起送衣到泰顺
  • 作者:  编辑:  来源:   浏览:12377   时间:2007年12月27日
  • ; ; ;(2007年12月27日《温州日报》刘曜 报道)


    ; ; ; 12月23日,雨很大,气温很低,但是对于泰顺县夏炉希望小学、东梧小学、东岭希望小学的近百名贫困生来说,心里是温暖的。温州新闻网BBS“爱心屋”的20多位网友,将购置和收集的冬衣鞋袜,送到了他们手中。读者送到“党报热线”的衣物,也由记者一同送达。


      一支不愿留名的爱心队


      当天早上6时30多分,天还灰蒙蒙的,网友们已经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赶到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大楼集中。


      他们彼此大多并不相识,更不知晓对方的真实姓名,“紫苏”、“骆驼”、“蓝哥”,这些网名成了彼此的称呼。但大家一点都不生分——因为心中的爱。


      网友捐赠的衣物包括近百件羽绒服,近百双棉鞋,加上袜子、手套等,装了满满四袋。出发前一天下午,网友“空气清新”将读者捐送到“党报热线”的衣物进行了整理,数百件衣物足足装了六七袋。


      车子都是网友的自备车。大家把衣物装上车,驶进雨幕就出发了。瑞安的3个家庭也驾驶着车子在南白象高速路口与我们会合。


      蜿蜒的山路,浓重的雨雾,冰冷的天气,都没能阻挡大家的热情,因为大家都惦记着——孩子们在等着。


      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网友们先后将衣物送到泰顺县三魁镇夏炉希望小学,柳峰乡东梧小学、东岭希望小学。


      一件舍不得穿的新衣


      12月20日,鹿城区古玩商会曾购买了291套新冬装,发给夏炉小学和东梧小学的每一名学生。但是三天后我们再去东梧小学,却发现20多名贫困生,没有一个人穿着新装。


      他们端正地坐在位置上,等我们到来,身上的衣服单薄,很多孩子手都冻僵了。问为什么不穿新衣,五年级的陈华斌说:“舍不得穿,过年的时候再穿。”郑春霞和郑存福两姐弟则说:“新衣服很漂亮,很暖和,可我们舍不得弄脏它,以后很冷的时候再穿吧。”


      很多网友带上了家人和孩子,山里孩子的贫困让他们深感震撼。


      市区城南小学二年级女生吴岑涯是跟妈妈一起来的,看到同龄人单薄的穿着,她拿起一件件新衣服、一双双新鞋袜,一个个递到他们手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人,拄着双拐,颤巍巍地给孩子们拍着照,他说要把照片带回去,给孩子们看看,发动他们帮助这些山里孩子。


      大家一再叮嘱孩子们:“现在有了两套新衣服,别再舍不得了。穿得暖暖的,努力学习就行。”


      一种需要持续的温暖


      12月19日,“党报热线”刊登了《大山深处,孩子渴望温暖过冬》的报道,并联合温州新闻网BBS“爱心屋”征集过冬衣物,让很多读者开始牵挂这些贫困地区缺乏过冬衣物的孩子们,不断有读者送来冬装鞋袜。


      本月20日、23日鹿城区古玩商会和“爱心屋”分别送上两拨爱心,让夏炉小学和东梧小学的孩子们能够温暖过冬了。


      但是,其他地区依然有为数不少的贫困孩子正在忍受寒冷的煎熬。前几天,泰顺县仕阳镇张成小学的董老师致电“党报热线”88869996,说他们学校也有很多需要冬装的贫困生。


      温暖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延续。昨天,温州大学校报记者团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先后致电“党报热线”,表示将在校园里发起送温暖的募捐活动,出自己的一份力。


      如果您愿意送出自己的一份温暖,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如果您身边有需要我们送冬装的贫困学生,也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党报热线”88869996


    ; ; ; 相关链接:http://rb.66wz.com/system/2007/12/27/100468337.shtml

备案号:浙ICP备06027531号/经营许可证号: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9号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