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 《温州晚报》大学毕业有多少梦想能着陆
  • 作者:  编辑:  来源:   浏览:12407   时间:2009年08月26日
  • (2009年8月14日《温州晚报》阚兴韵 报道)

    炽热的八月,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月份。虽然大学毕业只有1个多月,但这段和社会磨合的时间,却让毕业生们百感交集。相较在校时单纯的快乐,此时他们的心情要复杂得多。毕业是道坎儿,每个人在这个坎儿上都有难忘的故事。

    飞翔也要有个起飞的基点

    跟徐蒙自一番交谈下来,你很难想象这是个今年刚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因为他太理性了,甚至有一种历尽沧桑后的沉静与平和。徐蒙自说,这也许是因为,他的大学生活从来就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也做翱翔的梦,但首先会找一个起飞的基点。

    徐蒙自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读的是工商市场营销专业。这是个有广阔空间的领域,他认为在温州这个商业天堂,营销会大有可为。

    在学校的一场专场招聘会上,徐蒙自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某啤酒公司的销售岗位。他说,相较其他同学,他找工作似乎并没有大费周折。因为他没有“一步到位”的奢望,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啤酒公司,徐蒙自很快得到认可,因为公司跑销售的职员中很少有本科学历的大学生。这让他信心大增,干劲十足。

    这份工作,徐蒙自坚持了半年。辞职的理由是他渐渐看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他说,在酒吧推销啤酒,都是晚上工作,白天的时间都浪费掉了,他始终无法喜欢这样的生活节奏。而更重要的是,他想朝鞋服类产业靠近,温州被称为中国鞋都,鞋服是温州目前最有活力的产业。

    今年四月份,徐蒙自跳槽了。第二份工作是在双屿的一家鞋企。他很满意目前的工作状态,接单、销售等,工作涉及面很广。“也许辛苦了一点,但这能让我了解整个生产过程,了解鞋业的运作和发展,会成长得很快。”

    徐蒙自总结自己的求职历程时说,他也许较早就关注和了解了整个就业形势,放低了期待,因而一路绿灯。他认为刚开始工作,不管是什么工作,最难的是上手。而当你拥有了足够的经验和教训,那时候再遇到你真正想要的那份工作时,你就有资本了。虽然听起来有些功利,但是真的很实用。有些同学总想着厚积薄发,其实一切设想和准备都不如直接去实战来得实在。徐蒙自认为,找工作时要随时积累随时“发”,发现你喜欢什么的前提是,先要有选择的权利和机会,把能抓到手的东西抓到手,“我喜欢什么”是在这之后才进行判断的,而不能因为你喜欢什么才去抓什么。“很少有一个大学生能在他毕业的时候就清晰地知道他这辈子想做什么,在毕业的2年、5年之内想做什么,一般都是要在做的过程中去学习、去发现的”。


    校园外的世界充满竞争

    读新闻学专业的张萌,就业目标就是当一名新闻记者。她似乎比其他同学多了一些优势,因为大四下半年,她基本都在一家报社实习。半年多的时间,张萌在报社很勤奋。当新闻记者的梦想,就像一幅渐渐明朗的画卷,在她脚下延展开来。

    在实习期间,当地报业集团举行招聘活动,招25名采编人员,报考的学生却有数百名。张萌虽有基础,却也不敢掉以轻心,精心准备了一个多月时间。新闻单位的门槛很高,招考要经过三四道坎儿,张萌也算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拼将下来。笔试初战告捷、复试再传捷报,每接到一道考试通知,她都像过节一样开心。然而就在过最后一道关时,她没有等到体检通知。

    张萌说,那一天她连远在外地的父母打来电话,都是匆匆说两句就挂掉,她一直守着电话,生怕错过了报社的体检通知。夕阳西沉,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窝在一个角落里。“期望越多,失望越多”,张萌说,在她以为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失败却迎头砸下,砸得她措手不及。“我很喜欢这个单位,同事们都相处得很融洽,工作也很开心。因为拥有这些优势,我以为一切都会很顺利。”为此,她根本没想过去争取另外的工作机会。

    对张萌来说,报社落聘是她迄今为止遭受到的最大的挫折。她没想到过,告别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这个陌生的社会给她的第一份见面礼,就是在残酷的竞争中落败。这让她感觉校园外的世界是复杂而莫测的,你不能适应它,它对你就不友好。

    一个人伤心了几天,张萌似乎一下子成熟了很多。“机会和实力,两者缺一不可”,她收拾心情,重新上路寻找第二个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她最近又考入另一家事业单位实习。对于报社的这一段经历,张萌说,有时候得失真的是很难计算的。也许成长就是踩着挫折和疼痛往前走吧。

    执着就必须有些忽略不计

    叶矛矛的理想似乎一直清晰而明亮。她从小就梦想当一名小学老师,所以大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学院小教专业。现在大学毕业了,她的梦想似乎也将理所当然地实现了。但梦想着陆从来不是简单的事。

    6月28日,叶矛矛参加了市教育局招考教师的统一考试。她那个专业,招考42名教师,报考的有71名学生。叶矛矛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但通往梦想的旅程走得一点儿也不梦幻。她当然做过在讲台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梦,也勾画过美丽的蓝图,有朝一日成为一位有魅力的、受欢迎的名师。但回到找工作的现实中来,可供选择的就是几所边远的农村小学。

    大学时代的梦想经过四年激情岁月的燃烧,余下的只是“我想要一份工作”这么简单了。而当步入社会才发现,原来这么简单的愿望都这么难以实现。她身边的同学,也有选择考研的,也有另找教师之外的工作的,但叶矛矛似乎一直不为所动。她说,她大概是属于比较执着的那类人,认准一条路就走到底的。她会在瑞安塘下自己家附近找一所小学,开始她的教师生涯。工资水平、福利待遇,都在考虑之外。唯独害怕的,是失去了那股年轻气盛的冲劲。现在看来,现实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和灿烂,但谁知道呢,也许风景会越来越美呢。毕竟,这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创业只是听起来很美

    学生创业可以带动就业,这呼声今年很高。网上开店、学生老板,校园里流传着各种创业传奇。其实,正因为少才成为传奇,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来说,创业只是听起来很美。

    在淘宝网担任产品经理的沈晶晶,本科就读于浙大计算机系,曾在大三大四时参加了“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我一毕业就进入一家创业型公司工作,和一群年轻人一同创业,头衔是市场总监。”沈晶晶回忆。不过当这家公司发展到100多人的规模时,她却提交了辞呈。“感觉遇到了瓶颈。”沈晶晶说,公司小,她可以靠不是很规范的手段去管理,可随着公司逐渐壮大,她发现自己缺少经验和能力去管理那么多人。沈晶晶最终决定退出这一次创业,加入求职者的行列。

    会计专业的陈春亭也是浙江理工大学创业教育强化班的学生,如今在温州市国家税务局工作,他坦言:“大学生创业不但要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而且要有充足的启动资金。个别家境优越的同学可以找父母支持,但大多数同学要找投资商投资。这对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并不容易。”

    “中途放弃的人太多了。我们班里至少50%的人都曾有创业想法,但迫于现实或没有机会或进了企业,最终没创业。”浙大“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毕业生蒋雪冬告诉记者,“班里一直分歧很大,我和一些同学认为毕业后应该直接创业,这样才有激情,可不少同学想着去外企、进名企,锻炼3~5年再说,强化班似乎成了高级经理人的培养机构。”

    放弃有时比争取更难

    对陈洛而言,找工作倒没有太多的周折。从上海一所名校毕业后,陈洛顺利地考进了温州某事业单位,工作稳定且前景光明。然而,一个难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与大学男友的恋情将变得难以为继。

    陈洛如今提到那个苏州男孩时,还十分动情。她回忆三年前在图书馆的第一次邂逅,回忆她把一个“土包子”变得风度翩翩,回忆他如何体贴与浪漫。陈洛说,她也曾经看过不少网络文章,当时为那些“毕分族”扼腕叹息,觉得他们不懂珍惜,不懂得为爱坚持。可等到她毕业的时候,竟然也殊途同归到了“毕分”大军中。

    做出这个决定当然很难,大学时期的恋爱总是纯洁而真挚的。但两人都是家中独子,毕业的时候,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谁都不想离开自己的父母亲,独自到异乡生活。陈洛说,她倒是想过自己做出一些牺牲。毕业前,她曾尝试着在苏州和上海找过工作,未果。而没有工作和生活的保障,爱情渐渐有些风雨飘摇了。

    工作、责任、亲情,当为了恋情,要牺牲的东西越数越多,陈洛也终于犹豫彷徨了。当初坚贞美好的爱情在现实和距离面前开始节节溃退。“爱上一个人,你深深地爱着他,但是你会每天24小时爱他,持续5年、10年么?在人生的某个节点或某一刻,你也许会问自己,他真的就是我这辈子想找的人吗?”梦想也是这样,尽管车轮在梦想的大方向上滚滚向前,但是偶尔遇到些障碍物,你可能也会重新思考方向是否正确。

    陈洛选择了回温州生活。她有时还会想一想,假如选择了苏州又会是怎样的景象。但人不可能同时经历两种生活,而她到现在也不敢确定,这是不是一次会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专家建议:

    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

    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多重选择,尤其对于自己将要走的路,经常是看着这个行业好,那个行业也不错,这山看着那山高,看着已经成功的人自叹自怜。
备案号:浙ICP备06027531号/经营许可证号: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9号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