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 到西部去 温州大学生志愿者的激情与困惑
  • 作者:  编辑:  来源:   浏览:10891   时间:2006年05月15日
  • (2006年5月11日《温州商报》记者 林山闽 实习生 刘曜报道)

      每年的七月,总有一群朝气蓬勃的优秀大学生,踏上服务西部的志愿者之旅。当同龄人为了找份好工作马不停蹄地奔波在求职路上时,他们却宁愿让自己的青春燃烧在穷乡僻壤。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这样的选择?在“西部志愿者”这个耀眼光环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又是青春激扬的夏天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生可能只有一次啊。”温州大学法政学院的徐静兴奋地对记者说。

      4月18日是今年我省“两项计划”招募工作报名的第一天,小徐一早就来到学校团委办公室咨询情况,准备报名。

      “听过西部归来志愿者的事迹报告会,我很感动,我也曾经去过西部,我知道那里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我读的是社会工作专业,这个专业是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因此,我想花一到两年的时间在西部好好地将自己的专业运用到实践中去。”

      和小徐同来的小杨是一名贫困生。在许多人看来,贫困生毕业后应当赶紧找份工作安身立命才对,但是她对服务西部还是义无反顾。“可能是将心比心吧,觉得自己去可以为那里的人做一些实际的工作。每个人都该有颗感恩的心。”

      据了解,今年浙江省“两项计划”共招收300名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四川省和我省部分县(市、区)基层从事为期一至二年的志愿服务。截至4月30日,温州大学、温州医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校共有80人报名参加。其中,服务四川59人,省内欠发达地区21人。

      温大团委的蔡联群老师告诉记者,今年与往年相比,呈现出几个明显变化:一是学生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党员占到近二分之一,还有不少学生干部。二是报名者中,有三分之一已经有了工作意向,但并没有因此影响去西部的决心。

      去西部,理性多于幻想

      来自温大学前教育学院的林山山告诉记者,现在好工作太难找了,刚从学校里出来怕自己一时找不到方向,不如去西部充充电,作为一个缓冲期。

      “我的主要想法是让自己尽快成熟起来。而且服务西部,不管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还有优惠呢。”

      与温州大学相比,同为本科院校的温州医学院报名情况比较冷清,因为学生就业形势相对较好。该校团委胡鹏程老师告诉记者,往年一般只有五六名学生报名,而且往往因为工作得到落实,最后又打了退堂鼓。今年报名人数算多了,也只有10来人。

      尽管每个人去西部的出发点各不相同,但是,每个人心中还是有着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为贫困的西部地区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把孩子带到初中毕业

      “喂喂喂,能听到我说话吗?……”当记者长途连线谢江涛时,因为手机信号不好,谈话时断时续。

      在四川阿坝州松潘县镇江乡中心学支教的小谢,是温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05届毕业生,打电话那天,他正在课间休息中,周围孩子们的喧闹声隐约可闻。

      “正是这些孩子让我不忍离去,所以决定将服务期延长一年”。小谢说,自己现在教着初二65个学生的数学,把他们带到初三毕业,这是他目前最大的心愿。

      镇江乡海拔近三千米,环境恶劣,庄稼长势不好,当地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经济收入十分有限。在这样的地方支教,生活条件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小谢和另一位志愿者合住在一间不足八平米的土房子,斑驳的木墙用旧报纸糊起来,晚上高原的寒风冻得人直发哆嗦,半个月能洗一次澡都是一种奢望。

      “我现在最怀念的就是温州的夏天了,这里现在睡觉还盖两床被子,早晚穿衣三件套。”

      说到这,天性乐观的小谢笑了起来。“这里条件的确有些艰苦,但不足以让我打退堂鼓。我的家人也支持我再留一年”

      生活津贴掏给贫困生

      五一节期间,小谢去了一趟成都,除了逛逛省城,主要目的是买一些生活用品和书籍,都是给学生们带的。在志愿服务的一年里,小谢已经不记得在贫瘠的山道上家访了多少次,又有多少次从自己微薄的生活津贴里掏钱给贫困的学生。在他的影响下,好几个温州同学与他所在学校的贫困生们助学结对,“300块钱对我们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对这里的孩子,就意味着一学期的生活费有了着落。”

      现在谢江涛和另一名志愿者一起管理着一个助学基金,据说这是全国首个大学生志愿者成立的助学基金,谢江涛对此无比自豪。除此之外,他还想方设法搞来了5000册图书,捐赠给学校。

      李新乐,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05届毕业生。去年刚赴四川省乐山市木川县政府扶贫办报到时,就碰上了猪链球菌病菌肆虐。他在十分危险的情况下主动请缨,上山下乡,奋战在扑灭猪链球菌的第一线,与当地的乡亲们同吃共住,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

      据了解,从2003年到2005年,我市共有42名大学生志愿者赴西部和省内欠发达地区服务,涌现出一批以徐根方、巫雪峰、潘阿玲、李新乐等为代表的优秀个人,他们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学校做志愿者的后盾

      “能吃苦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周剑平老师开玩笑说,如果年轻二十岁,他也很想去西部服务。他的几个学生从西部回来后,整个精神面貌都不同了,生活态度更加乐观,看事情更全面,心态平和。周老师鼓励学生们去西部锻炼,但同时也提醒,去西部,要做好最艰苦的打算,只有这样才容易调整心态。此外要抓紧学习,不能服务两年,成了落后分子。

      蔡联群表示,学校将做好西部志愿者的坚强后盾。五一节前夕,该校数名老师在校领导带领下,前往四川地区看望学生,与用人单位座谈,了解学生工作生活情况,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去年夏天,学校还组织一批学生去西部社会实践,在几所学校建立了爱心书屋,并与近两百名当地贫困生结成帮扶对子,以每人每年500元的标准资助他们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还在国家津贴之外,补贴每个服务西部的学生每年3000-5000元,作为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的一项切实措施。

      2006年2月,温州大学获得了由团中央、教育部等四家中央机构颁发的,首批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先进组织工作奖荣誉称号(我省仅有温州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两所学校获此殊荣)。

      家人态度影响很大

      “说什么我也要让他去西部锻炼一年。”

      潘先生家开着一个规模不小的公司,他想让儿子接班,又怕他吃不了苦,把自己打下的江山给毁了,于是一心想让儿子去西部吃吃苦,锻炼锻炼。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潘先生这样,以考验孩子为出发点,支持他们服务西部的家长还不少。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极力反对。当听说自己孩子要去四川当志愿者,温州医学院一位学生家长把电话打到了团委老师那里,希望通过老师来施加压力。

      “我们只能耐心地给家长做工作,希望他们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过那个学生后来还是顶不住压力,打了退堂鼓。”说起这事,胡鹏程老师还不免有些遗憾。

      记者从温州大学团委了解到,家长主要是担心孩子回来之后找不到工作,还有就是担心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吃不了苦。但是,几个今年报名的同学却这样表示:“如果我真的坚持要去,家里也是没有办法的。”

      还有好工作等着我吗

      温州大学04级毕业生王凤娟目前待业在家,作为我市第二批服务省内欠发达地区的志愿者,她在丽水联城镇服务了一年。除了在镇政府办公室担任助理外,还兼任镇中学的英语老师,并且多次积极地和其他志愿者开展各项爱心服务活动。去年夏天回来后,曾去一些企业应聘,但大部分企业对她的志愿者经历并不认可,甚至觉得这只是实习,不能算作有工作经验,对此,王凤娟感到很无奈。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正在西部服务的志愿者们。在四川邛崃市服务的林月超表示,由于路程、时间、费用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很难在服务期内回来找工作。但是,现实的就业压力却是一个他们无法回避的难题。记者了解到,服务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的四位志愿者,同时决定将两年的服务期缩短为一年,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考虑到今后的就业。

      在分析志愿者归来就业难的原因时,蔡联群老师认为,由于“两项计划”开展时间还不长,社会影响面不广,许多用人单位对志愿者的认知程度并不高;其次,每年志愿者回归时间是7月底,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工作已经结束,这使部分优秀的志愿者面临“就业无门”的尴尬境地。

      为避免这种的情况发生,校方做了不少努力。比如,温大今年就将那些正在西部服务的学生事迹、简历制作成了彩页,发放给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引起了用人单位的浓厚兴趣。相信随着国家配套政策的完善,社会认知度的提高,志愿者就业无门的困境会逐渐得到缓解。
备案号:浙ICP备06027531号/经营许可证号: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9号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