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 《光明日报》温州:依靠科技建设国际性轻工城
  • ——写在中国轻工产品(温州)博览会开幕之际
  • 作者:  编辑:  来源:   浏览:10905   时间:2002年10月11日
  • (2006年10月11日《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夏桂廉报道)

    10月13日,中国轻工产品(温州)博览会将隆重开幕。这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国轻工联合会举办的第一个全国性轻工产品博览会。敢于争先的温州人乘势而上提出建设“国际性轻工城”的产业发展新目标,决心把温州建成国际轻工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

    产业优势催生城市产业新定位

      温州手工业一直较发达,产业特色和规模优势明显。尤其是通过实施“质量立市、名牌兴业”、建设“信用温州”等举措,近年来温州轻工产品的质量和产业档次实现了质的飞跃。

      如今温州产品几乎走进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温州鞋革、服装、打火机等十大轻工产品的产值去年达1254亿元,约占全市工业产值的2/3。

      温州不只是少数产品和企业在我国轻工制造业上占有重要地位,而是有一大批企业和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装备、工艺水平、市场份额已成为我国同类企业和同类产业的排头兵。据悉,温州100多类轻工产品中有50多类在国内外有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有些甚至高达90%。

      “温州制造”引起国际大型采购集团的极大兴趣。据悉,这次中国轻工产品(温州)博览会上,沃尔玛、家乐福、联合国采购中心等都将派出代表来联系采购业务。

      “温州制造”坚实的产业基础为温州经济参与新一轮的竞争创造了条件。温州市委书记李强对记者说,产业是城市的基石,产业定位决定城市定位。温州作为国内轻工产品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基地,有能力从国际产业分工变化中获得更大的份额,更有条件突出轻工产业特色建成国际性轻工城。

      
    紧密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温州有“中国鞋都”、“中国锁都”等美誉。“‘温州制造’之所以能夺得一批‘国’字号生产基地,得益于其紧密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温州市长钱兴中说,“凭借这两大‘秘密武器’,温州轻工产业竞争力强劲,领导着中国十大轻工产品的潮流,同时还避免出现产业空心化问题。”

      温州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块状经济产业链和社会化分工协作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生产成本比较低。

      “温州制造”的供应链在全国也独一无二。200多万温州人在全国建起了温州城、温州街,设立了40多万个销售网点,还在巴西、美国、荷兰等国创办了专业市场,销售的都是温州轻工产品。

      依托“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哑铃型发展模式,“温州制造”形成了完整而紧密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这不仅为轻工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价格比较优势,而且其发挥的辐射功能对块状经济产业链的生产要素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优化,使温州充满勃勃生机,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鞋业、服装、打火机、制笔、印刷等产业生产基地和集散地。
     
    打造城市“新名片”

      温州轻工产业多年来通过低成本扩张加速完成了资本积累,如今该市决心依靠科技和人才,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城市“新名片”——建设国际性轻工城。

      温州最近启动了制定打造国际性轻工城的总体产业发展规划和一批行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工业园区、扶持一批轻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轻工名牌产品等“十个一批”工程。

      如今,温州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加快,今年上半年技改在建项目436项,计划投资50.15亿元。温州的大专院校积极培育轻工人才,浙江工贸学院已开办鞋类设计与工艺、视光与配镜两个专业,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新设立中国鞋都技术学院和温州服装学院两个二级学院。温州市还提出,温州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争取每年新设立3-5个轻工类专业,积极筹建温州轻工学院。同时,建立健全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引进人才重点放在引进轻工行业急需的关键性人才上,争取高层次人才每年净增1000人。

      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量的扩张,温州正以全新的面貌打响“温州制造”名牌。钱兴中指出,建设国际性轻工城的目的就是把企业做活、产品做优、行业做大、市场做活,使温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轻工产品重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


    相关链接:http://www.gmw.cn/01gmrb/2002-10/11/27-ddb0907cfc4d8c7b48256c4e008277c3.htm
备案号:浙ICP备06027531号/经营许可证号: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9号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