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 树高职教育品牌 创全国示范院校——温职院被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 作者:  编辑:  来源:   浏览:13047   时间:2005年11月16日
  • 根据国家教育部教职成〔2005〕10号文件,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出色的办学业绩被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等七部门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在11月7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此次浙江省高职院校中仅有四所学校获此殊誉。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国家级重点中专——温州商业学校、省部级重点中专——温州经济学校、温州机械工业学校和温州业余科技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现为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温州高教园区,校园占地600多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现有专任教师341人,正、副教授等副高以上教师102人,双师型教师146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馆藏图书42万册。现设八个系、共32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7500人。

    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致力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办学水平和声誉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毕业生以其扎实的职业技能和优良的职业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历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0%,04届0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位居全省前列。

    一、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人才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实践性教学,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批紧缺的高技能人才。目前,学院拥有“国家示范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浙江大学合作建设数控技术训练基地”、“浙江省制鞋技术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温州先进制造业高低压电气培养培训示范基地”、“温州烟锁具研发中心”、“服装设计实训中心”、“建筑工程实训中心”、“计算机信息中心”、“中国商务模拟中心”、“财会模拟实训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市级校内实训基地90多个。“国家示范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和温州市政府共同出资兴建,总投资一千多万元,为我省首批获得财政部资助的实训基地。学院还在正泰、德力西、康奈、奥康、庄吉等200多家知名企业挂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教学与训练。同时创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接轨,开展中、高级20多个技能项目的考核与鉴定以及ATA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毕业生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拥有率超过96%,制鞋等专业的毕业生高级职业技能证书拥有率达到100%。

    自2004年以来,我院学生在省市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在中国首届电子商务比赛中,有4名学生进入浙江赛区选拔赛前5名并获“浙江省技术能手”的称号,5名学生取得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证书,2位学生还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总决赛并获奖,学院被评为浙江赛区唯一的优秀组织参赛机构;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我院5支代表队参赛全部获奖,分别摘取国家二等奖和省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在浙江省首届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中,我院2支代表队获二等奖、3支代表队获三等奖,获奖率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在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浙江省首届大学生数控技能大赛中,我院代表队分别夺取铜牌;在温州市大中专英语演讲比赛中,我院学生夺得了非专业组唯一的一等奖。技能赛事累累硕果,充分展示了我院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培养高技能人才所取得骄人业绩。

    二、以服务为宗旨,实施专业优化战略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立足地方支柱产业,积极实施专业优化战略,加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以及品牌专业建设,培养和选拔专业带头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把专业办在市场需求的热点上、办在企业的兴奋点上”,这是我院创立伊始就提出的一句口号。学院共成立了20多个专业(大类)指导委员会,聘请了190多位社会各行业专家参与委员会工作,其中50%以上是来自企业一线的代表。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的意志在专业设置和开发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学院开设的专业或专业方向都是企业上最急需的,如鞋样设计、服装设计、数控加工技术、电机与电器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都极具温州地方支柱产业特色,深受企业欢迎。其中,市场营销是教育部教学改革示范专业,财会和机械设计与工艺两个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同时,学院积极探索和尝试学制改革,积极创办两年制高职教育数控加工技术专业。该专业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六部委确定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以能力为主线,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努力构建国家、省、院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目前已立项院级重点建设课程27门,《公共关系》、《数字电子技术》、《国际贸易实务》等四门课程还获省级精品课程称号,其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推荐为参评国家精品课程。为进一步推动课程建设,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学院投资创建了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与课程开发系统,实施“百门课程上网工程”。

    三、产学研结合,实现“零距离”对接

    学院秉承“依托行业拓展办学道路,产学结合培养适用人才”的教育理念,在办学过程中紧紧依托企业集团和行业协会,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与模式,走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办学的成功之路。

    从2000年开始,学院先后与中国正泰集团、奥康集团、德力西集团、市旧城改造指挥部等几十家单位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订单培养”合作。与企业直接签订单、联合办班,这种办学模式取得了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效果,很快便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校企联办的基础上,为了寻求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学院又开始了与行业协会联合办学的探索。“行业协会是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主干,以全行业的中小型企业为成员,自发组成的企业协作组织。作为整个行业内的所有企业的集合体,它代表着行业的发展水平和格局。” 从2001年开始,学院在温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与温州市鞋革工业协会联合创建“中国鞋都技术学院”;与温州服装商会联合举办了“温州服装学院”,与温州轻工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了“温州轻工学院”。作为温州职院的二级学院,这些学院实行的是理事会管理模式。各协会下属的“功勋企业”、“优秀企业”作为理事单位参与学院的办学,协会的会员单位既是学院相应专业的实训基地,又是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单位。在学院的倡导下,学院各教学系部都通过相关行业协会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许多学科带头人通过行业协会这个舞台很快成为了本行业内有一定影响的专家。

    学院还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建设校内实训室。2002年,在温州鞋机商会的资助下,一条投资130多万元、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制鞋生产线在温职院建成,学院还引进制鞋公司,成立产学结合研究中心,由企业选派一线熟练技工和管理人员进入学院实训基地,参与生产和教学。过去纯消耗性的教学用鞋机生产线承担部分生产任务后,既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提高了办学效益,又为学生的实训提供了真实的环境。学院的电气系与浙江亚龙教学仪器厂合建的实训生产车间,机械系与浙江万通机电设备公司合建的数控培训中心、与温州山度仪器公司合建的实验工厂,都是由企业提供生产设备、原材料,校企双方共同组织生产、教学的产、学、研“三位一体”式的校内实训基地。让工厂的车间进入校园,让企业的能人走上讲坛,让学校的教学成为产业价值增长链上最重要的一环,让学校与社会“零距离”对接,这是我院办学创新追求的目标。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接轨的又一个支撑点,学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开展科技创新,近年来学院教科研硕果累累:全院获省部级以上立项课题28项,院级立项课题130余项;主编、参编各类教材200多部;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5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170多篇。我院《学报》被评为中国教育优秀出版物、全国职业技术院校优秀学报,被定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教科研工作的重大突破和斐然成绩,喻示着学院教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攀高。

    四、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举措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与能力。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加大师资引进力度,实施“硕博工程”,共引进30多位正副高层次人才、2位外教在学院安家落户。同时有意识地建立一支兼职教师队伍,聘请企业和社会各界中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校讲课或指导实践教学。积极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参加更高学历或访学进修,选派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专业培训或考评考证。组织青年教师培训,并采取新老教师“传帮带”结对方式培养。现有研究生和博士、硕士60余人,正式认定双师型教师146人。先后开展教坛新秀、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评选,共有两届24位青年教师获“教坛新秀”称号、3位教师获“首届教学名师”称号,评选出首批专业带头人15名。浙江省高校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温州市“551”第二层次以上培养人选10人。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师资力量日益增强,有效地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制订颁布一系列有利于学生成才创业的教学管理制度。实施学分制,开设出100多门公共选修课,其中一些还成为了温州高教园区共享课程。开设科普人文系列讲座,浓厚校园氛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试行奖励学分制度,鼓励和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科技活动、文艺体育活动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允许学生转专业

备案号:浙ICP备06027531号/经营许可证号: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9号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