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 我院党建工作硕果累累
  • 作者:  编辑:  来源:   浏览:9889   时间:2003年11月10日
  • 近日,省教育工委党建工作调研组对我院党建工作进行了调研。
    我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倪集崇向调研组汇报了我院建院四年来的党建工作。调研组还分别召开了学生党员座谈会和有关党员座谈会,对我院党建设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建院以来,我院的党建工作有条不紊,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院党委成立于1999年7月学院组建时,2003年7月换届选举产生新的党委。现有党委成员8人,其中书记(院长)1人、副书记(纪委书记)1人、委员(副院长)3人、委员(中层干部)3人。党委下属党总支(直属干部)16个、党支部30个。现有师生党员267人(毕业生党员88名未计在内)、党务干部共67人。党委下设机构:院党办(与院办合署)3人,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合署)4人。学工部(与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处合署)9人。纪委委员5人,纪检监察室2人。
    院党校1个,下级分校1个。每学期举办一期两个班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已共培训2058人。本学期申请入党学生人数1734人。2002年1月至今发展党员220人。转正88人。现有教工党员190人,占教工总数41.57%,申请入党教工占9%左右。学生党员160人,占学生总数3.56%,申请入党学生占60%左右。
    二、党委及基层组织发挥作用情况
    院党委及基层党组织能够较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具有较强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全院党员、教职工、学生为实现一流职业技术学院的目标奋勇前进。
    1、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院党委是领导核心。系(分院)实行主任(分院长)负责制,党组织发挥其监督、保证作用。几年来院党委及基层党组织都能够在改革发展稳定中较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在维护团结稳定中发挥核心作用。团结是改革发展的前提。院党委及基层党组织始终把党的团结、全院师生的团结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我院由四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我们象爱护眼睛一样珍惜团结。院党委班子成员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团结协调,顺利成功地率领全院教职工师生完成四校合并组建工作。2003年7月召开的全院党员大会,又顺利成功地完成大会的各项任务,组建了新一届的院党委班子,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充分发挥了核心作用。教学是中心,是发展的根本。四年来,学院秉承“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构建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努力办出特色。
    学院十分重视专业建设,专业数量逐年适度拓展,2003年专业设置总数达到24个。初步形成了涵盖工程、经贸、人文等学科的综合性专业体系。市场营销专业被列入教育部改革试点专业,机制、财会两个专业被列入浙江省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服装设计、鞋革设计、低压电器等专业的设置,突出为温州地方经济和支柱产业服务的特色。
    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成立16个专业(大类)指导委员会,在正泰、德力西、奥康等66家知名企业挂牌建立实习基地。学院建有67个专业实训室,提供2021个实训工位,鞋机及制鞋工艺实训中心被列为省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学院依托行业协会,与温州鞋革工业协会、服装商会等行业协会联合创办“中国鞋都技术学院”、“温州服装学院”,成立了“温州轻工学院”;学院积极发展与企业合作办学,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制订了《科研经费管理条例》、《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奖励办法》等文件,实行科研成果专项奖励制度,有力调动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学院制订《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和《重点课程建设暂行规定》,建立教学改革专项经费,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等15个项目被列为院级教学改革项目,《C语言与数据结构》等14门课程被列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四年来,学院批准院级立项课题70项,获省级立项课题11项,教育部课题1项,市级课题3项。
    在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几年来,学院相继成立了轻工研究院、房地产研究所、高职教育研究所、智能电器研究所和应用数学研究所,成立温职院金仕达产学研究中心,加大了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今年7月召开的全院党员大会上,院党委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学院的奋斗目标是:到2007年,达到全省一流现代化高职院校水平,争取成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出一批名教师,建一批名专业,培养一批有成就的毕业生,有一批优秀的合作伙伴,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条件先进,管理科学高效,教工团结奋进。生活富裕小康。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建立一个适应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创新战略和开放战略。
    一个模式:即以技术能力教育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战略:就是坚持以教育创新为先导,带动学院的各项事业全面发展。首先是教育理念创新,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以观念创新带动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要积极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要大力实施文化创新计划,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凝聚校园文化精神。
    品牌战略:就是要培养一批名教师,建设一批名专业,以“名师、名专业”来打造学院的质量品牌。要发挥学院自身的优势,积极试办高职本科教育,积极引进国内名牌大学资源,提升学院人才培养层次。
    开放战略:就是要面向世界,借鉴国外先进高职教育理念,引进或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提高我院办学质量,增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向市场,坚持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进一步贴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
    要实施“一个模式、三大战略”,必须加强学习,增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走出一条即体现与时俱进精神又符合学院实际的办学新路子。
    2、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党的奋斗的实现,必须通过党委和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去完成。几年来,我院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抗“非典”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本学期,一场突然袭来的非典疫情扰乱了校园的安宁。根据省市政府有关部署,院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带领全院师生众志成城,采取一切措施,坚决拒非典疫情于门外。学院成立了预防非典领导小组,加强了行政值班力量,各系部也非常重视非典的防控工作,增加了双休日值班,学院取消“五一”长假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理解,制定非典预案,每天坚持晨检制度,每天坚持发热人员日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发热学生情况,及时隔离治疗。在封校期间,人保处顶住了各方面压力,加强门卫管理,维护了校园安全稳定。在预防“非典”期间四方公司成立五个防“非典”机构,建立了三套制度,每天坚持二十四小时值班,实行发热门诊登记制度,共接诊发病学生1300多人次,接待留观体温在38度以上的学生患者158人,护送医院14人,购买紧缺药品、体温计等,每天配送洗手消毒液、防非典中药等,为全院1000多个寝室消毒30多次,对全院11万平方米的教室、办公室、商业网点、交通车等公共场所进行每天消毒,为学院的防治非典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被推荐为省防治非典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分院地处市区,情况复杂,预防工作难度大,林建华、葛万军等党员领导同志在非典期间经常坚持在学校值班,一有发热同学就亲自送到医院,共计接送学生21人次,葛万军同志还被评为省防治非典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在非典期间,学院广大教职工都能从学院的大局出发,心系学生健康和学校安危,如有学生从疫区回来,系书记、辅导员都能主动送其到医院检查,还有医务室人员,每天面对发热人员都认真治疗,更多的同志默默无闻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体现了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人民教师应有的品格、风范。
    在深化改革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学院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党委总揽全局,统筹安排、分步实施,不断增强办学活力。在四校合并过渡期间,学院党委审时度势,成立了学区管委会这一组织形式,制定了院一学区两级管理暂行规定,确保了分学区办学阶段的稳定与发展。2001年底,随着新校园建设的进程,学院不失时机地调整老校区,撤销学区建制,率先迁入新校园,形成了“茶山高教园区办高职、市区分院办中职成教”的办学格局,并开始逐步实施院一系两级管理。2003年,在党委的领导下学院开始机构改革,撤并了5个处级机构。同时实行定岗定编,对全院行政人员进行重新聘任,14名机关人员充实到系部、分院和四方公司。同时积极推进了后勤的社会化改革。
    在教学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教师在教学中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勤奋工作。特别是在迎接省教育厅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许多党员、教师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默默奉献。2002年12月,我院通过了省教育厅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办学水平得到了评估专家的充分肯定。
    在招生就业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院党委和各级党组织把招生就业工作作为重头戏来抓,党员领导干部全面动员,积极做好招生就业工作。克服因“非典”影响,组织党员干部、教师深入中学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取得了较好效果,在面向中职的招生中,仅温州地区报考我院的就达1074人,超过招生计划。面向普高的招生也呈良好趋势。就业方面,我们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为毕
备案号:浙ICP备06027531号/经营许可证号: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9号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